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测量旗杆的高度


时间:2024-12-11   来源: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点击:13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本质、关系和规律。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次附中初三甲乙两班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活动让学生跳出课堂,真正落实到实践测量的现实中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新颖高效的活动课吧!

一、课前准备,教师指导

本次活动课前,夏老师针对这次活动提前进行了操场实地考察,确定了测量的对象。同时在前一天的课堂中带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的原理---利用太阳光和平面镜反射的方法,这样即使阴天,也可以保证活动课顺利开展。最后对每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分组与任务分配。通过夏老师的讲解,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很想去操场上实践一番。


方法2;

二、课堂实践,师生同场

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希望同学们在测量旗杆的具体问题情境中,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相似三角形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小组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通过分组测量、交流研讨,同学们学会了测量高度的常用方法,并且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初步积累了一些数学建模的经验。在实际测量中学生们也体会到两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各个小组把自己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在实际测量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书本上一些看似枯燥的公式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可能的多创设实际情境,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交流讨论、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从而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学会""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