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晚,西音附中作曲专业新作品音乐会在学术厅成功举办,我院作曲系、附中领导与师生共同观看了演出,学生们以多元化的作品结构和风格题材类别,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

作为作曲专业年度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现,附中学生在作曲系各位指导教师的细致指导下,作品创作与舞台实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场音乐会演绎的十三首新作品,涵盖了器乐独奏作品、艺术歌曲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艺术实践成果。


钢琴组曲《森林回想》作为本次音乐会的开场曲目,通过音乐语言细腻地勾勒出《金丝猴》、《雨林象群》、《鳞片的旋律》以及《黑天鹅》四幅生动的自然景观。《钢琴小品四首》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和精炼的形式,展现了独特的音乐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男声独唱《钱塘湖春行》作曲者即景寓情,用音乐语言来表现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C大调钢琴三重奏》创作灵感来源于附中乐科课堂中的一条视唱旋律,作品采用A B A结构,描写了一个舞会的场景。

《Justyna Kopana's depiction of the sea》表达了作曲者对于画家笔下的海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山川》以山水神韵为灵感,用竹笛的清越与钢琴的深邃交织成流动的自然诗篇。音乐始于一片寂静,竹笛以悠长的气息勾勒远山轮廓,钢琴以低音区浑厚的和弦仿若大地处的脉动,渐渐铺展层叠起伏的山峦之势。钢琴独奏《潮汐》作曲者借用潮汐这一自然现象,激励自己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定最初的目标,明确前进的方向。艺术歌曲《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钢琴组曲《之江观》、钢琴大提琴二重奏《渊鸣》、《快乐的雪花》、《三十里铺变奏曲》、《挥击的几何学》依次呈现。这些作品以自然景观、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灵感,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素材的创新改编、发展和变形处理,成功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辉映。这种中西合璧的创作手法,不仅展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印记,而且让在场的观众深刻体验到了中西音乐元素相互碰撞时所激发出的灵感火花。


在本场新作品音乐会中,曲目形式多元且创作精巧,现场氛围极为热烈,彰显了作曲系各位指导教师引领下,学生们所展现出的卓越艺术素养,深刻反映了新时代西音附中学子凭借世界通用语言,矢志创作思想深邃、艺术精妙、制作精细的音乐作品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