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艺术类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发布日期:2016/01/04 08:23:28  来源: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点击:[0]

 

随着高中数学内容的深化,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很难学。特别是,2016年6月,陕西省高考数学启用全国Ⅰ卷,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更是觉得“数学难,难于上青天”。作为一名艺术学校的高中数学教师,面对不少学生每天刻苦努力的学习却仍感到吃力、甚至严重偏科的现象,我一直在努力寻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效率的解决方案。

一、艺术类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学生的用功程度和取得的数学成绩不但没有成正比,有些还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似懂非懂: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能听懂,自己做题时却不知从何入手,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师一点拨,又恍然大悟,总感叹:“我怎么就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在做习题时,学生无法解决某些问题,并不是题目太难,而是因为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或具体方法。

第二,题海战术:很多学生认为要学好数学,就必须不断的反复做题,采用题海战术。然而,对于艺术类考生来说,他们另外一个重心是学习专业,平均每天用在练习专业的时间达到6个小时以上,导致用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屈指可数,因此题海战术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

第三,生搬硬套公式:不少学生认为数学等于解题,而解题就是琢磨套用哪个数学公式。并没有深入思考数学题与公式的联系,为什么能用这个公式,每个公式适合的范围及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等关键问题。

以上几个方面在学生的日常数学学习中,较为普遍,因此,对艺术类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艺术类学生数学教学的关注点

笔者结合日常数学教学经验,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回归课本,狠抓学生基础

结合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掌握高考数学命题动态,高考数学重在考察基础,主要源于课本中知识点的定义、定理、思想和方法的变式等。在全国各地的数学高考题中,有许多试题是从课本例题或习题中引申出来的。统计历年高考真题,很容易发现这样的例子。以陕西省数学高考为例,2011年(理科、文科第18题)考察了一道典型的试题“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该题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中第49页的定理及证明,满分为12分,但是全省文史类考生该题平均得分3.4分,理工类平均得分5.6分。还有2012年(理科第13题,文科第14题)考察的一道抛物线题型:“如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4米.水位下降1米后,水面宽为______米.”

这是一道教材中课后习题原题,来源于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材中第37页B组第3题,但是这样的教材原型在高考中出现时,学生的得分率却并不高。

所以回归课本,狠抓学生基础在备战数学高考中至关重要。教师应紧扣大纲,剖析教材的重难点,研究每个知识点的结构、出题方式和解题方法。在教学或复习某知识点时,合理运用教材,关注知识、思想、方法典型原题,精选典型例题,加强学生的变式训练,巩固基础。

第二,重视常规方法,减少“特殊技巧”。

很多教师为了降低学生的做题难度,在教学中补充一些特殊的解题技巧,但由于课时限制或“解题技巧”证明过程繁琐深奥,教师没有将这些技巧内在联系作分析,只强调如何套用技巧,高效解题。这样容易使学生掉入忽略常规方法、偏爱特殊技巧的误区。

特殊技巧是否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呢?其实不然。很多特殊技巧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如:网上盛传的十秒钟求二项展开式常数项。

例: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速解法:只看的次数(就是看是几次方,次数的正负我们不管)

的次数之比为3:2,调换位置即为2:3:5 (2+3=5,所以写5,5的下方写上15),根据对应比例相等写上:6:9:15.

所以答案是

常规解法:

所以=即为答案。

使用特殊方法固然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并没有经过自己思考和分析,真正理解特殊方法的内涵和使用条件,很多时候是死记它们。这样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在题型稍有变化时,学生很容易陷入误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授常规方法,适当或者尽量少用特殊技巧。

第三,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艺术类学生共同的“心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较差,课后的练习题基本与本节内容相关,对技能要求较低。但是,由于学校性质所限,艺术类学生不注重对课内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因此,教学中要编制“套题”(知识性,技能性)、“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变式题”(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一般而言,艺术生的数学基础整体比较弱,但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还是有差别的。一个班级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就说明每个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还存在着数学提分的较大空间。所以,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及掌握程度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就更加重要。例如,高考中常考的客观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观察不等式按照规律写不等式等,考察相对简单。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精通常用思路、固定的解法解题。通过舍弃偏难守基础,增强基础薄弱学生的自信心,鼓励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进攻解答题中的中等难度题型: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导数等问题的第一问,培养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

针对艺术类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上几点教学关注点,希望广大同仁批评指导,一起探讨,让我们共同为数学教学工作添砖加瓦。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