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发布日期:2015/12/31 02:51:27  来源: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点击:[0]

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优秀的人往往得益于良好的行为习惯。

很多人的成功都在于细节,在于有效利用时间,对时间的有效掌控就一个人成功的开始。作为班主任,我一直要求他们课前提前10分钟到,一是能保证他们上课不会迟到,提前做好上课准备,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对高效听课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艺术类学校,我们必须抓住课堂的有效时间,尽量把问题在课堂上解决,给学生留足专业练习时间。二是养成凡事早点动手,规范守时的好习惯,让积极的态度成为做人做事的习惯。

一项新的政策开始推行,肯定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是说到就必须做到,令行禁止。顶着压力,我硬是板起一张“冷峻”的脸,将“变法”推行了下去。经过一个周、两个周的适应,不能按要求到的学生越来越少,迟到的理由也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再迟到,不但分扣不起,情更伤不起。

孩子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们有极大的可塑造性,这就赋予教师工作极大的意义和艰巨的任务。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我们彼此都很好的适应了课前早来,凡事早动手的习惯。早上课前十分钟,我们周一、周四单词听写,周二音乐欣赏;下午课前十分钟,每周安排两个同学课前演讲,题材不限但要准备充分,充满热情。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对这极不情愿的课前十分钟变得向往起来,是一种既爱又恨的感觉,但是却有点欲罢不能。课前的这些安排既有效督促了孩子们文化课的学习,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表达能力,还让这10分钟成了相互竞争,相互进步的舞台。当我看到他们把这些外在约束变成一种内化了习惯,再回想以前,这是多么大的进步啊,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一点点变得越来越好,离成功也越来越近。

附中实行了早读政策,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一时间无法接受也无法适应这么“严苛”的制度,确实让很多孩子牢骚满腹,无所适从。怎么办?我必须从情感上理解他们,为了让他们感觉自己“有得有失”,我必须做出某些“让步”。天气越来越冷,很多孩子为了早到,非常辛苦。所以我在宣布施行早读的时候,也颁布了一项新的规定,那就是早上可以提前五分钟来,给大家多睡五分钟的懒觉,体谅冬日上学的辛苦。这个下孩子们面露喜色,对于早读就坦然接受了。

但真正早读干什么,怎么高效利用早读,很多孩子是盲目的,他们只对着课本发呆,或者相互交头接耳,并没有早读意识。没有目标就会无所事事,对于有些看起来想偷懒或者很盲目的学生,我每天早读都会问他们,自己这20分钟的目标是什么,课后来给我检查。慢慢的很多人对于学习有了自己的目标,但还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虽然我比较反对“一刀切”,但在他们自己没有足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的时候,放手就等于是放任。与语文和英语教学同步,每周我都给他们布置本周的背诵任务,每天早读都要有事情干,规定篇目提前背诵酌情加分奖励,至截至期限没完成任务,不但有扣分惩罚还必须留下来等背诵完再回家。奖励和惩罚机制双管齐下,前面有糖果引诱,后面有鞭子驱赶,再懒的选手也都不紧不慢跑起来了,而有余力的选手则跑的更远,越跑越快。在正面激励,相互竞争的氛围下,背诵情况越来越好,很多孩子排着长队来给我背诵,课间来办公室给我背诵,引得其他老师羡慕不已,你们班学生咋那么好学?群体的带动效应越来越明显,早读再也不是大家盯着书本发呆,或交头接耳的早读了,它成了一个激烈的竞赛场,一个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的竞赛场,一个和对手拼搏的竞赛场。

绝大多数孩子都在早读这件事情上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取得了很大进步。尽管有跑得慢的,但都在尽力去跑,尤其是取得小小成就的时候,更是对自己莫大的激励,后面的任务越做越有信心。早读的坎跨过去了,我们都收获了更好的自己,人的一生就是迎接一个个挑战的一生,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逃避,不畏缩。

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既会不断犯错,也会渴望进步,关键就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事抓起,长抓不懈,引导与激励结合,规范与约束并存,在他们不会飞之前带着他们一块飞,等到练就了一身本领,广阔的天空才真正属于他们。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