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能人和虚假的能人

发布日期:2012/11/16 12:00:00  来源: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点击:[19]

作文提示所给的小故事是以动物为主角的,所以我也想以动物为主角举个例子,以两种紧紧的抓住了我们的文化与概念思想的两种猛兽为例:猎豹和狮子。

一提起猎豹,人们立即会想到那疾风般的速度,那高贵优雅的身姿,那华贵美丽的面貌。而提到狮子呢?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震天撼地的如雷的吼声,那强大的力量,那王者的风范。但是,论到“高贵”这个词的时候,怕是没几个人会把这顶帽子戴到狮子头上去吧?为什么?我想我能给出答案:狮子的外貌,表情与声音太多了。正因为它爱吼叫,所以人们记住了它的这一大特征;而猎豹不爱,所以没几个人会记住猎豹的吼声。但是这恰恰使得狮子这万兽之王与“高贵”这个词永远地说了拜拜,因为,高贵的象征之一便是沉默少语,象征着喜怒不形于色者。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而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是:“他说了,也做了。说的慷慨激昂,说的响亮亮!做得漂亮,做得也好!”由此可见,有本事,去做大事情,做正事的人都是闷声不响的去做事的。而这些人都是典型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他们都受到了后人高度的评价和尊敬。而有一些也有才华便张扬不休的人,下场往往是很可悲的。比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的一员谋士杨修,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他可不是那种沉得住气的人,他三番两次的当众显摆自己的本事,屡次猜透曹操的心思,结果把身为君主的曹操惹恼了,王是不能被手下人了解的,所以频频拔虎须的杨修被胡乱罗织了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而与之形成天壤之别的正是《三国演义》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诸葛亮。身为“卧龙”的诸葛亮在深山草庐中一卧便是二十七年,一位可以将仅仅只有百人的部队指挥得百战百胜,再将百人军队扩充到几十万的千军万马的军团的人物,整整二十七年不声不响的隐居在山中,但是一出山便名震天下!由此可见真正有才华的人都是安静的。

正如提示文中所说,一些小人在别人立功之后使用卑鄙的手段将之据为己有,而真正的功臣却被冷落在一边。可是纸是包不住火的。正像最后主人发现了真正的下蛋鸡一样,世人也能澄清历史上的冤案,还有功之人一个公道,一个清白。

《岳飞传》中的刘豫,两次将岳飞之功占为己有,但是最后还是被查了出来,按理当斩。刘豫匆忙投降敌人金国,结果却被厌恶奸臣的大金四太子兀术斩首。可见小人是没有圆满结局的,而占他人之功为己有者更是会受到应有的报应,无论身在何处都终将难逃惩罚。

主人至此如梦方醒——更加明白了这个道理:金子在那儿都会发光,只是被人发现的晚罢了;而像金子的石头在被追捧几下后就会被抛弃。

上一篇:下一篇: